捷克攀岩資訊(Bohemian Paradise)
Posted by Ya-Te Chen on
August 20, 2016
捷克攀岩資訊(Bohemian Paradise)
幾年前聽說了捷克岩塔區,看過那些美麗的照片,以及只能用繩結來傳統攀登的規定以後,就將其列入此生必訪的名單之中。今年八月我恰好有機會路過Bohemian paradise (或稱Czech paradise,捷克語稱Český ráj)以後,才知道,原來之前所知的只是片面的資訊。這裡跟台灣不同的不僅是岩石 – 蜂巢孔洞、face、多變直裂隙與長煙囪的結合,令人驚嘆 – 但整體的攀岩風格,更需要以一種不同的心態來面對。
“The climbing here is… moral.” 爬繩隊時,本地岩友Philip努力用他有限的英文表達能力,這樣跟我說。直到現在,我還在思考他所謂的moral (也許他想說morale?)真正的涵義。
簡介
Bohemian paradise可能是捷克最廣為人知的砂岩塔區,但事實上,砂岩塔區的數量相當多,光是在Bohemian paradise裡就至少有三個,其餘主要散佈在捷克北部跟東部,部分跨越邊界至相鄰的德國、波蘭、斯洛伐克。各區的岩質大抵相似,但還可根據軟硬程度再細分,形成的攀岩型態也不同,相對應的攀岩規範也隨之有所調整。有些地方純face的運攀較多,有些運、傳皆具,也有些以獨特優美的高塔裂隙傳攀聞名。
白堊紀末期,波希米亞東北部與相鄰的薩克森這一片區域,都還在海平面以下,砂岩基底上累積了大量海洋沉積物。幾百萬年後,這塊岩盤浮出海面,在之後的地殼變動中開始碎裂,地底岩漿的侵入造成多處裂縫,之後的風化作用進一步擴大了這些裂縫,有些地方成為凹谷,也有些成為獨立的岩塔。這些岩塔區,在廣闊的中歐平原中,向來是重要的軍事據點,因此留下了許多中世紀城堡、要塞,也是歷史悠久的健行與攀岩勝地。健行路線於19世紀初起陸續建立發展,至今已是老少咸宜的大眾路線,而攀岩方面,最早的首攀記錄也是在19世紀早期,不可考的攀岩歷史可能更早,而現代意義上的首攀(free climb)則多集中於20世紀初以後。
攀岩規範
這些獨特的地質景觀,從一兩個世紀之前,就已納入法律的保護之下。因此,有許多攀岩規範為climbers公認並遵行。大部分地區的傳統攀登,都須遵守所謂的「Czech style of climbing」:
禁止使用金屬岩械 (很傷岩面,同時也意味著岩械失效的可能性較大)
禁止使用碳酸鎂粉
禁止top rope (繩子反覆磨同一個地方,容易將砂岩磨出凹洞)
禁止自行開捷徑通往岩塔
下過雨後48小時之內,軟砂岩區禁止攀登 (濕的軟砂岩較不穩定,脆弱易崩)
冬季禁止攀登 (寒冷也使砂岩變得脆弱。Hruba Skala只能在四月~十月之間攀登。幾年前無此禁,當時climbers很愛在塔頂慶祝聖誕節跟新年)
禁止自行打bolt,禁止使用glue-in,只使用ring
不過,各個岩塔區的規範略有不同,特別是雨後攀登這一項。若計畫前往,最好能先查清楚該地規範,或買一本捷克攀岩簡介地圖。
Protection與安全
初到Bohemian paradise,遠遠就可以看見岩壁上到處都有巨大的圓形ring,只是數量很少,距離極遠,一大部分已生鏽,而且即使在確保站/垂降站,也總是只有一個。不要懷疑 ~~ 這些全都是路線protection的一部分。這裡攀岩歷史已久,很多ring附近都可看到換ring後用白色水泥填平的舊洞。儘管很多ring已生鏽,但確實一直有人在進行更新
一開始,看到ring讓我極為驚訝,這裡不是傳攀區嗎?但這裡face佔的比例很大,許多面牆外貌神似大砲岩或壽山,我根本看不出怎麼放protection,但若是運攀,那ring又太少了,而且第一個ring都離地七八米以上,第二個通常又間隔一倍的距離,二三十米長的岩塔總共只有三個ring(含top),到底怎麼爬?難道捷克人都愛solo?
多走了幾圈、多問了些人才確定,這裡大部分是混攀路線,而我覺得算是純face的地方,捷克人就是有辦法找到地方做protection。許多以前我認為不安全的方法,在這裡全用上了,顛覆我以前對傳攀的認知。舉一些例子:
附帶一提,Bohemian paradise已經是protection點比較多的地方,其他有些岩塔區,例如人人推薦的Adrspach (這次沒時間去,真是可惜),能放protection的點就非常少,因此是公認最美也最危險的地方。另外有些運攀區,例如Decin周邊的岩場,以face climbing為主,那裏就有數量、間隔正常的bolt。
總之,若初次去捷克,想嘗試傳攀,務必先找熟手一起爬。在Hurba Skala我爬得不多,但已確知,即使自己非傳攀新手,即使路線難度遠在我能力之下,短時間內我仍沒有能力先鋒。我很快便習慣了砂岩的手感、以及總是覆一層沙的岩面,但protection與ring使用的方式仍讓我恐懼。
為何是這樣的保護方式?為何捷克人能接受這樣的攀登型態?
(是我在台灣被保護得太周全了嗎?)
岩面覆沙,可能代表Hruba Skala的軟沙岩相當容易風化,這樣的環境我本來就不會想用friend,也許金屬器械一旦承受先鋒墜落,相鄰的岩面即使不崩落,也會被明顯磨損,久而久之,攀岩這個活動會嚴重影響岩石原有的樣貌。
也許,即使岩面能放完美保護的點本來就非常有限,但仍想爬、愛爬,所以就發展出現在這種… 「moral」的攀岩文化?
「Moral」所代表的內涵,到底是什麼呢?
捷克主要的攀岩區都有詳細的Guidebook,但似乎都是捷克文。以Hruba Skala為例,該區有兩本guidebook,裡面盡是古意十足的手繪地圖、手繪路線圖,只要跟著走,很快就能找到地方。
網上英文資料庫及地圖
在布拉格,可去Hudy (最大的戶外用品店)、Kiwi (guidebook專賣店)、或人工岩場找書、問資訊。
很多guidebook裡沒有寫個別路線長度,請自行目測或問人。
難度
大部分guidebook使用Saxon難度分級,有些使用UIAA。請參考不同系統對照表
Bohemian paradise攀岩資訊及小記
實際走一遭Bohemian paradise之前,我打定主意:遇到當地人肯帶再爬。在當地主要的岩場:Prachovske Skaly與Hruba Skala逛了快兩天,只見到兩三隊climbers,從老人到小孩都有,但遇到時不是已經高高在上,只能用望遠鏡欣賞,就是語言徹底不通,講幾句就花上很多時間。最後,一邊納悶著怎麼人這麼少,一邊準備離開之前,幸運地遇到Pillip與Ally兩位年輕岩友。他們大方邀我一起爬,還應我要求讓我second,以便近距觀察他們放protection的方式。到了塔頂,往四周一望,原來climbers不少嘛!我們那座塔比較大,總共有四隊(其中一隊有四人),周邊至少四五座塔上都有人,大家在塔頂吹風、聊天、看暮色、隔空喊話。準備垂降時,我看著其他人直接跳到垂降環所在的塔頂,心裡大吃一驚,雖然很近,但在40餘米的高度,沒想到他們真的能說跳就跳啊!少數不敢跳的,就慢慢下攀到更近處跨過去,再無確保撐煙囪到垂降環旁。親身嘗試的結果是,有時跳岩塔比慢慢爬要簡單安全多了。
話說,在這裡跳岩塔也有難度分級喔。
交通
布拉格到Bohemian paradise:租車不貴,也可搭火車到Karlovice-Sedmihorky站,再走進去。
岩場皆位於風景區內,Prachovske Skaly要買門票。抵達岩場的路,跟健行路徑相同,包括不少可行車的柏油路,以及小徑路網,大多平緩且標誌明顯,若有交通工具(汽車/自行車/滑板車…),步行時間都不長,車輛可開到很裡面的停車場。當然這也意味著,在健行旺季,周圍免不了會有許多觀眾看你攀岩…
食
風景區內有少數熱食攤,camping區也有,若有交通工具的話可以去附近的超市買食物,消費比台灣便宜很多
對了,捷克以啤酒聞名,種類多、濃醇香又便宜,生啤酒到處買得到,愛喝的人請多多克制…
衣
八月白天大約20~25度,陰影處較涼,晚上也有些寒意,須帶薄外套,其他時候短袖即可。不常下雨
住
最便宜的方法是camping,可以參考Sedmihorky營地,除了自己搭帳,也有小木屋與其他選擇,位置幾乎就在Hruba Skala岩場入口,非常方便
此外,環Bohemian paradise附近,有很多大小民宿,可以在Agoda或Booking.com上預訂。這次我們住Sobotka鎮上一間小而美的民宿Vila Evička,雙人套房一晚約台幣1000,距離岩場開車都在半小時以內。民宿主人跟其他房客英語能力有限,但都非常熱情且喜愛戶外運動。來自斯洛伐克的三對單車客大力推薦他們那邊的攀岩、alpine與滑雪,聽說比西歐便宜很多喔
裝備
主繩:建議40M+,當地人常用40M上下,即使不夠,到處都可以(用單bolt)分繩距先鋒/垂降。Hruba Skala路線最長可到快60米
快扣:當地人習慣用短運攀快扣,平均3~5米用一個
岩械:只能用sling自製,主繩、普魯士繩、扁帶皆可,繩結的打法可以參考此網站
手套:若想爬塞裂隙的路線,手套必備,這邊岩面非常粗糙,戴著都會痛
地布、相機防塵套:這裡沙塵極細、極多
岩盔:很少看到人戴岩盔,但小落石倒是看到幾次
地圖:風景區裡路線錯綜如迷宮,雖然標示清楚,很難迷路,還是要帶張地圖才知道身在何處
語言
在捷克,除了大城市、以及一些熱門觀光地區,英文平均只通一半,常須輔以肢體語言。商店、菜單、路牌等幾乎全無英文,但懂斯拉夫語言的人多少能看得懂,而我自己在Bohemian paradise很多時候是靠俄文溝通…
岩塔之謎~~大家來猜一猜(解答在文末)
-許多岩塔頂端都有個長方形的小盒子,是幹嘛用的?
-偶爾會在岩壁上看到寫著人名的牌子,造型不一,這是?
其他
布拉格人工岩場
個人推薦Smichoff,特別之處是有面長裂隙牆。可租借裝備(包括繩子)、附設酒吧及淋浴區。
Bohemian Paradise周邊的觀光景點不少:單車,農場體驗,寶石/玻璃工坊,中世紀歷史之旅… 都有很多資源,有興趣的人可多多探索。
2016.08
—-岩塔之謎解答—-
1. 小盒子上印著該岩塔的名字,裡面放一本厚筆記本跟一枝筆。登上塔頂的人都會在此簽名。據說我可能是這座Majak(「燈塔」)上第一個中文簽名喔
2. 一天之內,我們在Hruba Skala發現好幾個名牌,上面印有(生)卒年,有的旁邊還擺有盆花、繩結等紀念物,紀念在此攀岩意外摔死的climbers。我沒有確切的統計數據,但根據當地岩友的印象,歷年來死亡人數可能有二十幾人,「攀岩,畢竟是有風險的活動啊」,他們說。
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