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線中途或top anchor有疑慮時的先鋒撤退方式
Posted by Ya-Te Chen on
May 11, 2017
爬到路線頂端以後才發現top anchor疑似不堪用,怎麼辦?
爬到一半,發現超過能力,無法繼續往上了,隔壁也沒有比較簡單的路線可以繞上去,怎麼辦?
這裡介紹一個先鋒撤退的方法,在遇到上述冏境的時候,可以確保自己不會因撤退用的最頂bolt斷掉而發生意外。
首先,使用最頂端有疑慮的bolt或單個bolt做為撤退點,架設坐電梯的撤退系統(lowering)
接下來,拿出普魯士繩圈(建議隨身攜帶一條!),在對向主繩上打個普魯士結,繩圈另一端連到自己的確保繩環上
下降時,同時將普魯士結往下推,逐一回收路線上的快扣與岩楔
如果頂端bolt在下降時斷掉,你會掛在普魯士繩與最後一個未拆的快扣上
<詳見上方圖示>
—
注意:
1. 墜落時,普魯士繩制動時與主繩急速磨擦,可能讓普魯士繩嚴重受損甚至燒斷,建議使用6~7mm的繩徑,在快扣隔較遠時要特別小心!(小編恐怖的親身經歷:高過快扣僅1米處墜落,總共墜落2.5米,普魯士繩立刻燒到繩芯露出,當場報廢)
2. 若在路線中間下降,有些人會帶梅隆鎖(maillon / quicklink),掛在bolt上當作撤退環。在龍洞不建議這樣做,因為兩種不同的金屬相接觸將會大為加快腐蝕的速度!結果不僅破壞bolt,也會留一個梅隆鎖在bolt上,不用機具切割難以取下
3. 有些bolt無鋒利邊緣,可以直接穿繩撤退(現今龍洞大部分bolt都是這種),但「耳片」類的bolt邊緣鋒利,不可如此使用,必須加上撤退環或快扣
耳片的邊緣鋒利,不適合坐電梯(Lowering)。圖片來源:Petzl官網
4. 這個方法也可以用於雙繩垂降,只是架設有些不同,且下方需有人制動繩尾
—
上述方式,並不是正常的撤退方法,而是「走投無路」時的最後手段。在龍洞遇到這種冏況的機會可能不大,不過,愛往外跑的岩友仍可以了解一下,以備不時之需。在起攀之前,還是別忘了先做足路線功課、了解自己的實力、或帶上強大的繩槍朋友,就可避免這種冏況發生囉!
本文照片來源:Hong Kong Bolting Forum FB
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