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洞珍貴猛禽繁殖季封閉公告
Posted by Ya-Te Chen on
February 19, 2017
全球各地,有許多攀岩場位於懸崖,因此也恰好是猛禽喜愛築巢的地方,龍洞也不例外。每年的2~8月之間,是牠們的繁殖季。目前觀察到大禮堂高處是他們較常築巢的地方。請注意:
1. 為避免干擾保育類猛禽繁殖,於繁殖季請暫時停止攀登大禮堂自由裂隙岩壁與周遭路線!
- #303 龍脊 到#328龍路,為暫勿攀登路線。
- 封閉時間暫定至7月底或確認幼鳥完全離巢為止。
2. 若發現有騷擾或疑似獵捕保育類猛禽的行為,請協助蒐證後速報警,並可聯絡新北市動保處(02-2959-6353)檢舉。
↑大禮堂封閉告示牌
==========================================================
身為攀岩者的我們,能夠站在岩壁上看著野鳥在空中翱翔,是極其珍貴的體驗,同時也是攀岩者獨享的特權。而另一群人,花費大量的時間和心血,卻只能遠遠地、默默地、小心翼翼地為我們守護著這群美麗而珍貴的生命。因此,我們應該把握這難能可貴的機會,為這片脆弱的生態貢獻我們微薄的力量,一起守護這座美麗的家園,也感謝不知情岩友即時通報,讓我們有機會能更重視這項議題。
==========================================================
緣起與因應
2016年5月時有不知情岩友在大禮堂攀登自由裂隙至第二段繩距的上方固定點時,疑似因過度接近猛禽鳥巢 (內有幼鳥),而遭遇親鳥威嚇攻擊。所幸該岩友並未受傷且已安全下撤,事後在另一位熱心岩友的積極協助與查證後得知,該區繁殖的猛禽已受到地方鳥會監測多年,5/15時巢內已有二隻約雙掌大的幼鳥,由於幼鳥會飛之後仍需親鳥餵食,因此預估的完全離巢時間會落在七月。 一般而言,鳥類在繁殖期初期親鳥較容易因受到外界干擾而棄巢,而在繁殖期後期,由於親鳥已經投注較多的資源育幼,此時通常較不易棄巢,對人為干擾的容忍度也相對較大,此時期過度的人為干擾仍會增加親鳥的壓力,讓親鳥警戒時間增加,減少對幼鳥的餵食頻率及照顧,仍可能造成幼鳥因為食物供給量不足、脫水或過熱導致死亡。因此,請各位盡量避免過度接近,以免再度影響其棲息狀態,待確定幼鳥已離巢且狀況允許後,即可恢復此區的攀岩活動。
於此區監測猛禽繁殖多年的地方鳥會也主動提醒,為避免少數不肖拍鳥人士或盜獵者聞訊前往干擾甚或獵捕,因此在傳播相關訊息時,最好能慎選方式和對象。而長期在該區域活動的我們,正好能夠 (並且也應該) 扮演保護這群珍貴野鳥的第一線角色,因此,我們應相互通告並積極協助相關團體的保育作為。以下是綜合岩友與該團體的建議事項:
1. 從今起到7月底或確認幼鳥離巢前,請暫時停止在「暫勿攀登區」進行任何攀岩活 動:包括大禮堂從#303 龍脊開始,到#328龍路均暫時標定為「暫勿攀登路線」, ,由於上方步道關注的民眾頗多,為避免被拍照檢舉造成社會觀感不佳,還望大家務 必配合。根據監測 單位預估,幼鳥的「完全離巢時間」大約會落在七月,屆時將根據 監測結果更新相關消息。
2. 來年的3~4月或可採先期預警式的暫時封閉措施,於猛禽巢位50公尺範圍內的路線 (#315- 菲律賓人普羅,到#320吉薩岩板)暫時停止攀登,請岩友也留意親鳥是否仍願意 回到同棲地繁殖。
3. 該野鳥幼雛在黑市有行情,怕有歹徒去掏巢。而此窩野鳥繁殖的消息目前已經傳出, 還請大家多多注意是否有不肖份子前往盜取幼鳥。若發現有不法勾當,請速報警,並 聯絡新北市動保處:02-2959-6353。 註:依野生動物保育法第18條規定,騷擾、虐待保育類野生動物可處1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科或併科6萬元以上30萬元以下罰金。若是造成死亡最高可處2年有期徒刑、50萬元罰金。
4. 平時可前往步道觀景平台查看是否有可疑人士 (例如干擾鳥類者或盜獵者),亦可在音 樂廳和大禮堂交界處由下方往上查看,同時也注意該區上空是否有空拍機盤旋追逐鳥 類,若有發現明確的干擾或違法行為請務必協助拍照蒐證。在鄰近區域活動時 (長 巷、音樂廳、大禮堂、第一洞、第二洞),亦可隨時前往大禮堂巡查,但須避免過度靠 近。
為降低人為干擾並避免吸引盜獵者,文中除攀岩路線與相關區域名稱等岩場專有名詞外,將不提及人名、地名、鳥類名稱、以及棲地地點,以防不肖人士獲得相關資訊,進而影響該鳥類之棲息狀態甚或進行誘捕、掏巢。同時也請各位岩友配合,勿將鳥巢點位向非攀岩界人士透露。
監測團隊的建議(2016.05)
Q: 是否可提供該窩野鳥在繁殖期的棲地警戒範圍,作為暫勿攀登區域的劃分依據?
A: 須待調查結束評估相關資料後,才可提出確切的警戒範圍。
Q: 是否可提供該窩野鳥繁殖期與幼鳥出生的觀測記錄?
A: 目前預計完整調查時間至少三年,屆時將評估相關資料後再提供。
Q: 該窩幼鳥的預估離巢時間約是何時?
A: 幼鳥會飛之後仍需親鳥餵食,因此預估的完全離巢時間會落在七月。
Q: 恢復正常攀登的具體指標為何?待幼鳥離巢即可?或是需等整窩遷移後才行?
A: 視調查結果而定。
Q: 是否需要攀岩社群的任何協助?如協助觀測並回報?
A: 將會慎重評估和攀岩社群合作的可能性。
Q: 「有心人士」有哪些常見的干擾行為或特徵?
A: 台灣有一群特定團體,有些成員有私抓特定野鳥雛鳥的嫌疑。他們會以各種方式打入 群組,探詢詳細資訊後,再秘密行動盜獵雛鳥。保持低調並隨時提防才能避免悲劇的 產生
Q: 是否有我們需要注意的其他事項?
A: 在這段時間裡要盡量低調處理相關訊息。
龍洞常見猛禽介紹
龍洞最常見的猛禽大概就屬黑鳶為主,黑鳶在台灣屬於四季皆可見的留鳥,在龍洞常可見到黑鳶沿著海岸飛行尋覓食物,不時也會飛到岩場上方盤旋,主要特徵是翼長而折屈,尾長且有淺叉,成鳥全身大致為深褐色,有明顯白色腕斑。如果是在冬季前後,則偶爾可見魚鷹於海面上活動尋覓食物,在龍洞附近的森林環境還有常見的大冠鷲與鳳頭蒼鷹棲息,但大多在森林上空活動較少出現在海岸邊。近日頗受關注的一級保育類遊隼,在台灣屬於冬候鳥及過境鳥,近年則開始有在台灣繁殖的紀錄,偏好停棲在具制高點之開闊地,尤喜有懸崖的海岸,主要特徵是為翅膀呈狹長尖細的流線型,臉頰具黑白分明的耳斑 。
圖片來源:感謝”臉書鳥事粉絲團”慷慨提供
參考資料
認識猛禽 -中華民國野鳥學會
台灣猛禽飛行辨識手冊 - 林務局
猛禽翅形辨識特徵 – 臉書”鳥事”粉絲團
國外事例
攀岩者保護猛禽須知 (魁北克賞鳥協會)
攀岩者與遊隼 (紐約州環保署)
攀岩者愛鳥須知 (蘇格蘭登山委員會)
Smith Rock 州立公園猛禽保護措施(美國奧瑞岡)
各位如需相關資訊請以私訊提出。若有其他提醒或建議,也歡迎分享或指教,謝謝。
原文轉貼自 龍洞Re-bolt計劃/Long Dong Re-bolting Project 團隊 Facebook
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