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TaiwanRocks.net

Outdoor - 戶外攀岩場
Indoor - 室內攀岩場
Shops - 攀岩裝備專賣店
Glossary- 攀岩詞彙

以下是我們的部落格


日本瑞牆山、小川山岩場介紹(2017)

A03

↑小川山的屋根岩群峰,每個岩峰都佈滿多繩距路線。仔細看,有人喔

日本的岩場眾多,其中,瑞牆山與小川山都是花崗岩群峰,海拔1500~2000M左右,接近容易且路線型態多樣化,是相當熱門的岩場。這兩處相距一小時車程,不僅食宿方便,也是一窺日本攀岩盛況的好地方。

繼續讀 »

何時該裁繩?

繩子是最重要的安全裝備之一,對它的安全檢查與保養,該是每位攀岩人的基本功。每條繩子都有出廠日期與使用期限,一般為十年(依廠牌、款式而不同),但需由實際使用與耗損的程度決定何時該裁繩、何時該淘汰。

一般由外觀檢查主繩是否安全的方式

繩皮:看表面有無撕裂、繩皮有無受損(露出繩芯)或嚴重起毛

主繩裁切 04

↑繩皮破損,露出白色繩心。該處繩芯強度雖然還在,但無從抵抗磨損,非常危險。照片/許永暉

繩芯:將繩彎曲,從「彎曲度」與「手感」來判斷繩芯是否仍完好。重複的fall與take,使主繩大量受力在鉤環上,會逐漸使主繩的「彎曲度」喪失,摸起來軟軟扁扁的,這代表該段繩芯可能已使用過度,中間可能有受損、或者已喪失部分彈性,建議裁掉。通常這會發生在繩子末端五六米處,也就是fall或take時最常受力的地方

何時該檢查:其實每次理繩時都是在順便檢查繩子。每次使用後都要檢查,以即時掌握損害狀況。

繼續讀 »

岩鞋又緊又痛是正常的嗎?

GG-climbing-shoes

岩鞋又緊又痛是正常的嗎?本篇文章給了一些建議,來看看你同不同意:

還沒被撐大的新鞋穿了會痛是正常的,但除此之外,不應該痛。請勿硬塞!
當然,不同的攀爬情況會穿不同的鞋:
- 長路線,尤其是裂隙,例如優勝美地:穿不會太緊、腳趾可以平展的鞋
- 另一個極端 – 大角度運攀、人工岩場、抱石:穿有點緊、腳趾尖微彎的鞋
但即使是後者,仍要力求舒服不痛。若感覺又緊又痛得想哭,那就是穿太小了
鞋穿太小的潛在壞處可不少:長期問題如誘發骨刺、拇趾囊腫/外翻、拇趾關節永久變形或僵硬,還有短期問題如血液循環不良導致腳趾寒冷(於是爬得不開心)、趾尖紅腫到走路困難、掉指甲等,不可不慎!

photo/取自原網站

俄攀岩選手Dmitri Sarafutdinov記錄片

俄羅斯攀岩選手Dmitri Sarafutdinov,今年31歲,強項是抱石。這是他的記錄片,他從6歲開始攀岩,在缺乏岩館的葉卡捷琳堡待了10年(影片3分鐘處),本片記錄了他一路走來的經歷、人格特質,以及他如何在物資缺乏的俄國努力訓練至世界巔峰的過程。

很可惜的只有英語字幕,俄語/英語發音。隨手摘錄&翻譯一些重點對白如下:

- 「俄國這是一個在心理上特別艱困的環境。…若你出生在俄國,特別是莫斯科,你沒時間去想攀岩,都在想如何賺錢。…俄國選手是受到最少資助的隊伍之一。…沒人關心他們,訓練全靠自己」(4:25-5:00,by俄國隊教練)
- 「我住教師宿舍,整體而言我覺得滿不錯,寧靜,有自己的房間跟浴廁…」(5:44)
- 「Dmitri在crimp跟其他力量上非常強,心理上也是一流,能夠極度專注在岩點上… 從沒見過他緊張煩亂,…這是俄國人特有的心理素質嗎?」(10:25,by德國隊、加拿大隊成員)
- 「[跟歐洲國家比起來] 俄國的設備太缺乏了,他仍能在此項運動中達到世界一等的成就,實在了不起」(12:50)

*註:本片拍攝於四年前,當時他排名世界第二

Onsight跟Redpoint(RP)的差別與絕竅

「我完成這條路線了!」

「讚喔,是onsight還是RP?」

「蛤?」

你知道onsight跟RP有什麼差別嗎?又有什麼不同的絕竅呢?

29790361_2156788374347724_534433586729660808_n

關惟實(小虎)RP犀牛內角5.11b,龍洞長巷。照片/小虎提供

定義

Onsight

字面上的意思為「目測(只能看)」,指「第一次」攀爬一條路線,在「沒有任何beta(事先得知路線、手腳點、爬法資訊)」的狀況下,一次完攀,沒有take或fall。換句話說,一切全靠自己攀登與讀路線的能力,這包含了技巧、經驗、心理素質與智慧。

傳統上,onsight是最被敬重的攀登形式,也是大部分攀岩先鋒賽進行的方式。抱石則比較少強調onsight概念

繼續讀 »